2022“外研社·国才杯”国际传播力短视频大赛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为理念,以多语种、多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为特色,通过短视频展现中国,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
7月1日,2022“外研社·国才杯”国际传播力短视频大赛全国决赛晋级名单已公布。7月1—18日为全国决赛阶段。
决赛邀请具有国际传播经验的高校专家、企业人士,组建高水平、高站位的专家队伍,保证大赛的专业与公平。
评委简介
姜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艺术研究院院长(兼),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专家委员会委员,多家媒体智库顾问。
舒笑梅,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处长,教授。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今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学方向博士生导师、英美文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英美现当代文学、传媒艺术和跨媒介叙事,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近两年结合学校在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重点研究网络视听,研究课题“短视频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2020年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资助。
吴赟,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已完成1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首席专家。出版专著4部、译著4部,主编及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在SSCI及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 余篇。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郭艳卿,策马集团副总裁助理,策马大学生在线实习公益项目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口译大赛(联合国官方支持)组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中华笔译大赛(联合国官方支持)组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多所国家“双一流”大学翻译硕士企业导师。
靳宝强,梦工坊青年人才发展中心理事长,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青年就业与创业导师,国内多所高校创新创业导师,曾任教育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社部“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国赛评委,参与编辑出版《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书籍3本。长期致力于青年就业与创业、媒体传播与节目制作工作。2007 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大型商战真人秀《赢在中国》栏目组,2009年发起梦工坊青年(传媒梦工坊)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系列活动,活动至今已举办13年,直接助力2000+海内外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孵化100+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期间多次走进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工作,2014年起参与制作“一带一路”系列电视节目,期间采访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尼泊尔驻华大使鲍德尔等国际友人。
倪涛,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策划组负责人,长期深耕于国际新闻和对外传播工作。201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为首届中宣部、教育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学生。2012年5月,进入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工作。同年12月,被派往人民日报社非洲中心分社(南非)任驻外记者。2016年获奖学金公派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国际发展硕士。2017年毕业回国后,从国际部调入新媒体中心工作。
决赛主题、时间
主题:中国智造
时间:2022年7月1—18日
参赛流程
1)7月1日,组委会在抖音“国才君”账号发布决赛选手的作品。
2)7月1—17日,评委团打分、大众投票。
3)7月18日,在“国才”公众号中公布比赛最终结果。
作品评审
7月1—17日为评审和大众投票阶段,作品最终按抖音点赞数从高到低排名,获得相应人气分。同时,评委团为作品打分。作品综合得分由评委团打分(占60%)分数与人气分(占40%)的比例加权计算。
奖项设置
冠军(1个):冠军奖杯和证书、1000元奖金、价值500元的外研社精美图书
亚军(2个):亚军奖杯和证书、800元奖金、价值200元的外研社精美图书
季军(3个):季军奖杯和证书、500元奖金
全国一等奖(14个):一等奖证书、300元奖金
全国二等奖(92个):二等奖证书
全国三等奖(184个):三等奖证书
*冠亚季军、一等奖获奖选手均将获得国才考试直通卡1张和企业新媒体实习直通卡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