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至6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邯郸学院承办的2025年全国高校数智经济(跨境电商)方向“双师双能”教师培训在河北邯郸成功举行。本次培训聚焦“外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涵盖行业动态分享、课程体系构建及模拟平台实操等模块,吸引全国多所高校教师参与,为推动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搭建重要平台。
描绘人才培养背景,明晰人才培养要求
邯郸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燕代表承办方致辞。她强调,邯郸学院始终致力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双师双能”教师培养模式。在数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需持续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与实践能力,打造懂理论、精实战的“双师双能型”队伍,以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外研社国际人才发展中心副总经理侯慧在致辞中指出,外研社作为外语教育出版领军企业,长期关注“外语+专业”领域发展。当前跨境电商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的新动力,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外研社将依托资源整合与课程研发优势,与高校携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外语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行业前沿:数智经济下的跨境电商发展
杭州水梵猫文化创意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谊宇聚焦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展开分享,深入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指出数字经济时代下行业正朝品牌化、智能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强调“外语+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稀缺性,建议高校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与数字技能。随后,她基于行业数据分析,勾勒出跨境电商人才核心能力画像,即需兼具扎实外语功底、电商运营实操技能、数据解读能力及跨文化沟通素养,同时建议高校强化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协同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理论实践结合能力。
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与双师队伍建设
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英语系主任何晴霞作《“外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主题报告,分享该校在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强调高校应根据行业需求动态,采取建设微专业和融合型方向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此外,她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的关键,高校需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培训、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与行业认知,打造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教学实践:课程融合与企业实践拓展
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孙久荣副教授针对双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融合策略,介绍了双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优势,分享了课程融合的具体策略与实践案例,强调该模式可充分整合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优势,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
行业实践:平台全流程操作与实战赋能
培训期间,全国跨境数字贸易共同体常务理事周茂祥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例,开展《跨境电商平台全流程演示》实践课程,通过实操详细讲解店铺搭建、产品发布、营销推广、订单处理等核心环节,为教师提供贴近行业真实场景的实战体验,深化其对跨境电商平台运作机制的理解。实操现场气氛热烈,全流程实操演示引发现场教师积极互动。
最后,外研社教育服务经理彭思琦带来《产教融合背景下“外语+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解决方案》,从产教融合视角提出涵盖课程体系设计、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内容的整体方案,指出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的必由之路,需高校与企业共同构建协同育人生态。
本次培训开幕式部分由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蔡其伦主持;
专题讲座部分由外研社产教融合部资深市场经理王兰主持。
本次培训通过行业趋势解读、人才培养模式分享、教学实践研讨及平台实操等环节,为高校教师提供了系统化的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路径,这不仅拓宽了跨境电商教育教学的视野,也为后续将数智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提供了思路。随着数智经济与跨境电商的深度耦合,产教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将进一步完善,为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未来,外研社还将继续结合国家战略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不断举办更多行业与外语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期待与更多高校教师携手,共创高等外语教育发展新未来!